2011年11月2日 星期三

百喻經~ 87、劫盜分財喻

    昔有群賊共行劫盜。多取財物即共分之等以為分。唯有鹿野欽婆羅色不純好。以為下分與最劣者。下劣者得之恚恨。謂呼大失。至城賣之。諸貴長者多與其價。一人所得倍于眾伴。方乃歡喜踴悅無量。猶如世人不知布施有報無報。而行少施得生天上。受無量樂方更悔恨悔不廣施。如欽婆羅后得大價。乃生歡喜施亦如是。少作多得。爾乃自慶恨不益為。
譯:
    過去有一幫行劫的盜賊,結伙打家劫舍,搶到許多財物,就共同分派,平等定份。其中只有從鹿野盜得的欽婆羅衣,顏色不好,所以定為下等,分給最差的一個賊。 這個賊分得后,心里很抱怨,認為吃了虧。他把這件衣服拿到城里去賣,許多大官和富人都爭著買,給了很高的價錢。他一個人得的錢,比別人得的多出一倍,這時他非常高興,竟歡跳起來。
喻:
    這就像世人,不知道布施是不是有報應,只是少量的布施了一點,后來竟升到天上,得到大量的享受。這才后悔,當初為什么不廣行布施。正像欽婆羅衣后來賣得高價,這個賊心里才大為高興。布施也是一樣,做了一點小功德,卻得到很高的享受,自己很高興,還悔恨當初沒有多做布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