譬如有人將欲遠行。敕其奴言。爾好守門并看驢索。其主行后。時鄰里家有作樂者。此奴欲聽不能自安。尋以索系門置于驢上。負至戲處聽其作樂。奴去之后。舍中財物賊盡持去。大家行還問其奴言。財寶所在。奴便答言。大家先付門驢及索。自是以外非奴所知。大家復言。留爾守門正為財物。財物既失用于門為。生死愚人為愛奴仆亦復如是。如來教誡常護根門。莫著六塵守無明驢看于愛索。而諸比丘不奉佛教。貪求利養詐現清白靜處而坐。心意流馳貪著五欲。為色聲香味之所惑亂。無明覆心愛索纏縛。正念覺意道品。財寶悉皆散失
譯:
有一個人,因有事要到遠地去,動身時叮囑仆人說:“你要看守好門戶,同時也要好好照管住系驢的繩子,不要讓驢跑了。”這個主人走了以後,有一天,碰到鄰村在演戲,彈唱得很好聽。那個仆人聽到後,心便不能自主,就想去觀看一下。於是他就把門板拿了下來,放在驢背上,牽著驢子去看戲。仆人去後,家中所有財物都被竊賊偷得一空。等到主人回來,他看到家中財物都沒有了,很是奇怪。就查問仆人說:“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呀?”仆人回答說:“主人叫我看守的是門、驢子和系驢的繩子;現在這三件東西都好好地存在著,并沒有缺少。別的一切,我都不知道。”主人聽了更加氣惱,大聲責罵仆人說:“你這笨坯!叫你管門,正因為屋里有著財物,現在財物既已失去,留著一扇門有什么用呢?”
喻:
如來教導我們,應當常常攝心,守護共根的“門”,不要被六塵的“賊”侵入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叫作六根,修行就要從攝心覺照,守護六根門頭著手;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叫作六塵,不知六塵的虛妄,執著它們、迷戀它們,就會染污六根,造作種種惡業)。有些人卻不聽這個教誡,去貪求名利,就是在靜坐的時候,還是念念攀緣著名利食色,牢守著無明的驢子和貪愛的繩索,卻洞開了六根的大“門”,結果被六塵煩惱的盜“賊”侵入,弄得道品的功德財寶都散失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