譬如昔日有二小兒入河遨戲。于此水底得一把毛。一小兒言此是仙須。一小兒言此是羆毛。爾時河邊有一仙人。此二小兒諍之不已。詣彼仙所決其所疑。而彼仙人尋即取米及胡麻子。口中含嚼吐著掌中。語小兒言。我掌中者似孔雀屎。而此仙人不答他問人皆知之。世間愚人亦復如是。說法之時戲論諸法不答正理。如彼仙人不答所問為一切人之所嗤笑。浮漫虛說亦復如是
譯:
有兩個小孩子,同在河畔游玩,他們在水里撩得了一把毛,於是,兩個小孩子就爭論了起來。一個說,這是仙人的胡須。還有一個說,這是熊身上的毛。兩個小孩子都認為自己是對的,各說各的理由,大家不肯讓步。那時河畔剛走過來一位仙人,兩個小孩子就去請求他判斷。可是這位仙人,并不回答他們這個問題,只從他自己的袋里,取出了一小撮米和芝麻放入口中嚼了一會兒吐到手掌上,給兩個小孩子看,說道∶『哪,我掌中的東西,真像孔雀屎呢!』兩孩子都弄得『莫名其妙』,這個仙人,可說答非所問。
喻:
這故事比喻:有人在說法的時候,往往作著空談,戲論諸法,沒有說到正理,對別人既沒有利益,在自己也徒費精神,這種損人不利己的情況,正和上面所說那位仙人的答非所問一樣是滑稽可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