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昔之世,有富愚人,癡無所知。到馀富家,見三重樓,高廣嚴麗,軒敞疏朗,心生渴仰,即作是念:“我有錢財,不減于彼,云何頃來而不造作如是之樓?”即喚木匠而問言曰:“解作彼家端正舍不?”
木匠答言:“是我所作。”
即便語言:“今可為我造樓如彼。”
是時木匠即便經地壘墼作樓。
愚人見其壘墼作舍,猶懷疑惑,不能了知,而問之言:“欲作何等?”
木匠答言:“作三重屋。”
愚人復言:“我不欲作下二重之屋,先可為我作最上屋。”
木匠答言:“無有是事!何有不作最下重屋,而得造彼第二之屋?不造第二,云何得造第三重屋?”
愚人固言:“我今不用下二重屋,必可為我作最上者。” 時人聞已,便生怪笑,咸作此言:“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!”
譬如世尊四輩弟子,不能精勤修敬三寶,懶惰懈怠,欲求道果,而作是言:“我今不用馀下三果,唯求得彼阿羅漢果。”亦為時人之所嗤笑,如彼愚者等無有異。
譯:
有一個富翁,是愚蠢無知的人。一天,他到另一個富翁家去,看到這個富翁所住房又是三層樓,高大壯麗,華貴無比,心里很是羨慕,他想:“我的錢,并不比他少,為甚么不造一座三層樓呢?”于是他回家以后,立刻去請來了一位建筑工程師,問他說:“你能造三層樓嗎?”建筑工程師回答說:“能造的。我已造過多處了。”富翁就說:“那么很好,你就立刻替我造。并要和我朋友所建筑的那座樓房一模一樣的。”建筑工程師領導著工人們動手先平地基,墊基石,打墻腳,忙個不了。富翁等了幾天,看不見樓房的影子,就把這位工程師叫來問道:“你現在是作甚么啊?”工程師回答說:“我給你造三層樓呀。”富翁又問道:“怎么造三層樓要在下面造,不在上面去造呢?”建筑工程師說:“要一層一層造上去,不先造好了下面兩層,又怎能造第三層呢?”不料富翁立刻阻止他說:“不,不,我不要下面的兩層,我只要第三層,你給我造最上面的一層就可以了!”建筑工程師聽了大笑,一再說明,但富翁很固執。堅決要他只造第三層,弄得建筑工程師沒有辦法,只得停止工作回去了。
喻:
佛弟子不肯恭敬承事三寶,切實地從“戒、定、慧”基本三學修起,只是懶惰懈怠,卻又想不經過三果-初果須陀洹、二果斯陀何、三果阿那何,而立即證到四果的阿羅漢,正像這個富翁一般,不過是癡人的空想罷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