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8月21日 星期日

百喻經~ 14、殺商主祀天喻

    昔有賈客欲入大海。入大海之法要須導師然后可去。即共求覓得一導師。既得之已相將發引至曠野中。有一天祠當須人祀然后得過。于是眾賈共思量言。我等伴黨盡是親親如何可殺。唯此導師中用祀天。即殺導師以用祭祀。祀天已竟迷失道路不知所趣窮困死盡。一切世人亦復如是。欲入法海取其珍寶。當修善法行以為導師。毀破善行。生死曠路永無出期。經歷三涂受苦長遠。如彼商賈將入大海。殺其導者迷失津濟終致困死。
譯:
    從前有一批商人,預備到遠方去作生意,要經過大海,不明白怎樣走法,大家商量結果,請來一個領路的人。這樣,他們就出發了。半路上,到了一處曠野中有一所供奉天神的廟宇,依照他們的習慣,必須殺一人來祭祀,方得通過這個地方,這批商人大家討論,都認為在他們中盡是親戚和同鄉,不能殺死一個的,只有那個領路的人是外鄉人,不如殺他來作祭祀。所以就把那個領路的人殺了。等到祭祀完畢,他們又動身走了,可是因為沒有領路的人而迷失了方向,走來走去走不出茫茫的曠野,終于大家都困死在曠野里。
喻:
    要入法海(佛法大海)探取珍寶,應當修善法行,以為導師;有些人原來倒也修善法行,可是經不起事實的考驗,常常會動搖不定,抹煞善行,妄想蒙混過關,圖取珍寶,其結果只會是永墮迷津,終得不到出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