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時有人,于眾人中嘆己父德,而作是言:“我父仁慈,不害不盜,直做實語,兼行布施。”
時有愚人,聞其此語,便作是念,言:“我父德行,復過汝父。”
諸人問言:“有何德行,請道其事。”
愚人答曰:“我父小來,斷絕淫欲,初無污染。”
眾人語言:“若斷淫欲,云何生汝?”深為時人之所怪笑。
猶如世間無智之徒,欲贊人德,不識其實,反至毀呰。如彼愚者,意好嘆父,言成過失,此亦如是。
譯:
從前有一個人,在許多人面前,贊美他父親的德行,說他父親的心很仁慈,不曾損害別人,也從未掠奪過別人的財物,待人很是公正直爽,不說謊話,而且看到別人有困難的時候,還肯幫助人家。當時在場的還有一個呆子,就想自己也應該贊美父親一番,就說:“我父親的德行,還勝過你的父親呢。”大家就問他,那是一些什么德行?呆子回答說:“我父親從小以來就斷絕淫欲,不干這種事的。”大家聽了都哄笑起來,說道:“你的父親如果這樣,那么他怎樣會生出你來呢?”
喻:
贊美別人的好處,須要符合實際;捏造的謊言非但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,反而會招到人家的輕鄙,所以佛教五戒中制止妄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