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0月1日 星期六

百喻經~ 55、愿為王剃須喻

    昔者有王有一親信。于軍陣中沒命救王使得安全。王大歡喜與其所愿。即便問言。汝何所求恣汝所欲。臣便答言王剃須時愿聽我剃。王言。此事若適汝意聽汝所愿。如此愚人世人所笑。半國之治大臣輔相悉皆可得乃求賤業。愚人亦爾。諸佛于無量劫。難行苦行自致成佛。若得遇佛及值遺法人身難得。譬如盲龜值浮木孔。此二難值今已遭遇。然其意劣奉持少戒便以為足。不求涅盤勝妙法也。無心進求自行邪事便以為足。
譯:
  從前有一個國王,他有個親信的侍者,這個侍者平日很忠實,國王非常信任他。有一次,國王率領軍隊和敵國交戰,國王自己陷入敵陣,很是危急,這個侍者不顧自己的性命,奮勇去救,保衛了國王的安全,因而國王非常歡喜他。當時國王就對侍者說:『你要甚麼,我件件都可答應。』可是這個人卻說:『我不要甚麼,但愿給國王剃剃胡須。』國王微笑著說:『你既然歡喜這樣作,我就答應你,滿足你的愿望吧!』後來這事給人家聽到了,都笑這人太愚笨,認為當時這個侍者如果要求國王劃分半個國家給他治理,或者給他的一些學習的機會,國王也一定會答應的。但是這個人卻不要這些,只愿意當這個剃胡須的小差兒,真是太愚笨了。   
喻:
  得人身難,聞佛法難,如果既得人身,又聞佛法,具備了這兩個難得的因緣,可是心志狹小,只奉持少分戒律,就自己以為滿足,不求上進,更不求涅盤勝妙法,永遠流浪生死,把可以獲得的偉大利益,硬生生錯失了,這正如那個只愿為國王剃胡須的侍者一樣,是非常愚笨可笑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