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乾陀衛國有諸伎兒。因時饑儉。逐食他土經婆羅新山。而此山中素饒惡鬼食人羅剎。時諸伎兒會宿山中。山中風寒然火而臥。伎人之中有患寒者。著彼戲本羅剎之服向火而坐。時行伴中從睡寤者。卒見火邊有一羅剎。竟不諦觀舍之而走。遂相驚動一切伴侶悉皆逃奔。時彼伴中著羅剎衣者亦復尋逐奔馳絕走。諸同行者見其在后謂欲加害。倍增惶怖越度山河投赴溝壑。身體傷破疲極委頓。乃至天明方知非鬼。一切凡夫亦復如是。處于煩惱饑儉善法。而欲遠求常樂我凈無上法食。便于五陰之中橫計于我。以我見故流馳生死。煩惱所逐不得自在。墜墮三涂惡趣溝壑。至天明者喻生死夜盡智慧明曉。方知五陰無有真我。
譯:
從前乾陀衛國有一幫演戲的藝人,因為年歲饑荒,就到別的地方去找活路。路過婆羅新山,這山里一向有許多惡鬼,還有吃人羅剎。
這些藝人夜里住宿在山里,風大天冷,大家燒火取暖,睡起覺來。這幫藝人中間有一個冷得厲害,就起來穿上裝扮羅剎的戲裝,對火坐著。
一個同伴從睡夢中醒來,突然看到火旁邊坐著一個羅剎,顧不得仔細看,爬起來就跑。一下子驚動了其他伙伴,大家一起跟著跑起來。
那穿羅剎衣裳的,也不明白是什么緣故,也跟著大家爭先恐后地跑起來。
逃跑的人看見他緊跟在后面,以為羅剎要追著吃人,更加恐怖,翻山渡河,有的還掉到山溝里,把身體都摔傷了。真是狼狽疲憊極了。一直到天亮,才知道不是羅剎。
喻:
世間凡夫也是這樣。凡夫被喧嘩煩惱逼亂心神,又缺乏對佛教的理解和把握,而想要遠求無上長養慧命之法,永享常、樂、我、凈的妙樂。由于一向我見熾盛,固執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五陰之身為我,以致在生死道中流轉奔馳,為各種煩惱所困擾,不得自在,結果墜入三途惡趣的山溝里,一直到天明。如同人們在生死之夜已盡,迷惑已去,自己智慧明曉,才知道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五陰假合之身并無真正的實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