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有一人。患下部病。醫言。當須倒灌乃可差耳。便集灌具欲以灌之。醫未至頃便取服之。腹脹欲死不能自勝。醫既來至怪其所以。即便問之。何故如是。即答醫言。向時灌藥我取服之。是故欲死。醫聞是語深責之言。汝大愚人不解方便。即便以余藥服之。方吐下爾乃得差。如此愚人為世所笑。凡夫之人亦復如是。欲修學禪觀種種方法。應效不凈。反效數息。應數息者效觀六界。顛倒上下無有根本。徒喪身命為其所困。不咨良師顛倒禪法。如彼愚人飲服不凈。
譯:
從前有一個人得了肚子痛的病,醫生說:“應該用藥洗腸才會好。”說罷,便去準備灌腸器具,要給他洗腸。 醫生還沒有來,病人自己拿起藥來吃了。結果肚子脹得厲害,疼痛難忍。醫生來了,感到非常奇怪,就問他:“怎么會搞成這種樣。病人回答醫生說:“剛才一些灌腸藥,我拿來吃掉,所以現在肚子很難過。” 醫生聽了他的話,狠狠地責怪他說:“你真是大蠢人,不懂藥理怎么可以隨便吃呢!”于是拿了那余下的藥給他用上,才使肚里的藥都吐出來,肚痛也就好了。 像這樣的蠢人,當然會讓人笑話。
喻:
世間凡夫也是這樣。想要學禪定和觀心的種種方法,卻如同以洗衣為職業的人應該修不凈觀,修的卻是數息觀;以冶金為職業的應修數息觀,修的卻是六界聚。這種不對機、不了解佛法的根本實義,把禪法的上與下給弄顛倒,盲修瞎練,積年累月,不得要領,不見實效。結果必致虛度身命的時光,被不適當的方法所困。不求明師咨詢參學,以致顛倒禪法,錯亂修習。這與那個蠢人把倒灌的藥拿來口服,是沒有兩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