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0月6日 星期四

百喻經~ 60、見水底金影喻

    昔有癡人往大池所。見水底影有真金像謂呼有金。即入水中撓泥求覓。疲極不得。還出復坐須臾水清又現金色。復更入里撓泥更求覓。亦復不得。其如是父覓子得來見子。而問子言汝何所作疲困如是。子白父言水底有真金我時投水欲撓泥取疲極不得。父看水底真金之影。而知此金在于樹上。所以知之。影現水底。其父言曰。必飛鳥銜金著于樹上。即隨父語上樹求得。
     凡夫愚癡人  無智亦如是
     于無我陰中  橫生有我想
     如彼見金影  勤苦而求覓
     徒勞無所得 
譯:
    從前有一個蠢人,來到一個水池邊,看見水底有黃金的影子在晃動,他說了一聲: “有金子。”就跳下水里撥開泥巴尋找,精疲力盡也沒找到。

    他跳上岸來坐著休息,等了一會,水又清了,又發現了黃金的影子,于是又跳進水里去,撥開泥巴尋找,還是沒有找到。他父親來找兒子,看見兒子這副狼狽相,便問兒子說:“你在干什么,累成這個樣子?” 兒子說:“我看見水底下有金子,幾次跳進水里,想撥開泥巴尋找,累得要死也沒找到。”父親仔細看了水里金子的影子,知道這金子是在池邊的樹上,是影子反映在水里。便告訴兒子:“這必定是一只鳥把一塊金子叼到樹杈上。” 兒子就按父親的話,爬上樹找到了金子。
喻:
    世間的呆子也是這樣無知,在無我的五陰之身中,生出有我的想法。如同那蠢人看到池底有金子的影子,跳進水里辛苦尋找,白白地累得精疲力盡,結果還是不曾找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