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

百喻經~ 78、與兒期早行喻

    昔有一人。夜語兒言。明當共汝至彼聚落有所取索。兒聞語已至明旦竟不問父獨往詣彼。既至彼已。身體疲極空無所獲。又不得食饑渴欲死。尋復回來來見其父。父見子來深責之言。汝大愚癡無有智慧。何不待我空自往來。徒受其苦。為一切世人之所嗤笑。凡夫之人亦復如是。設得出家即剃須發服三法衣。不求明師咨受道法。失諸禪定道品功德。沙門妙果一切都失。如彼愚人虛作往返徒自疲勞。形似沙門實無所得。
譯:
    從前有一個人,晚上告訴他的兒子說:“明天你和我一起去一個村莊,我要討取一些東西。” 兒子聽了,到第二天一清早,也沒有告訴他父親,一個人趕到那個村莊。 到了那里后,身體累極了,什么也沒得到,又沒吃到飯,饑渴得要死。不久返回家里,去見父親。 父親看到兒子回來,訓斥他說:“你真是沒有頭腦,一點事情都不明白!你為什么不等我,空跑了一趟?白白地吃一頓苦,而且還要被人笑話。”
喻:
    世間凡夫也是這樣。在有機緣出家后,只想到要剃掉須發,穿上應當穿的三種法衣,卻不曾想到應當去求明師指點道法,失去了修習四禪八定和各類道品能得到的功能福德,也失去了正行僧依妙因妙行而能得到的果位。如同那個蠢孩子徒然往返勞累一樣。這種人樣子像出家人,實際上毫無所得。